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
裁判员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汽车、摩托车比赛具有速度快、安全保障要求高等特点,为促进项目健康发展,加强对汽车、摩托车运动项目裁判员队伍管理,确保比赛公正执裁,安全有序,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简称:中汽摩联)根据项目特点和发展现状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体育竞赛裁判员(以下简称裁判员)实行分级认证、分级注册、分级管理。
第三条 国家体育总局对在我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裁判员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管。各级政府体育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相应等级裁判员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各级地方汽摩协会负责本项目、本地区相应技术等级裁判员的资格认证、培训、考核、注册、选派、处罚等(以下简称技术等级认证)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裁判员的管理
第五条 中汽摩联负责制定本项目裁判员工作整体发展规划;制定裁判员技术等级认证的相关规定、标准和实施细则。
第六条 全国汽摩运动裁判员的技术等级分为国家级、一级、二级、三级。中汽摩联负责对汽摩运动各级裁判员的技术等级认证等工作的管理,具体负责对国家级裁判员(车检裁判为国家级和一级)进行技术等级认证等管理工作,负责对一级(含)以下裁判员的技术等级认证等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第七条 承接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体育主管部门一级裁判员技术等级认证工作职能的省级汽摩运动协会,具体负责本地区一级(含)以下裁判员的技术等级认证等管理工作。
汽摩运动项目尚处普及阶段,各地发展情况不均衡,地(市)、县级汽摩协会如组织健全,本地区项目开展较好,可负责相应二级、三级裁判员的技术等级认证等管理工作,如未符合条件,由省级汽摩协会直接管理。
第三章 比赛项目分类和裁判技术等级
第八条 根据汽车、摩托车比赛的共性,划分为三大类:
A类:在赛车场内沥青路面进行的比赛。汽车场地赛(方程式比赛、房车比赛、超级跑车赛、场地耐力赛、卡车赛等)、卡丁车赛、汽车直线竞速赛、汽车飘移赛、摩托车场地赛等。
B类:在场地内非铺装路面进行的比赛。汽车场地越野赛(包括UTV)、汽车短道拉力赛、摩托车场地越野赛、雪地摩托车赛、花式摩托赛等。
C类:在公开道路或自然地形进行的比赛。汽车拉力赛、汽车集结赛(二级拉力赛)、汽摩越野拉力赛(包括UTV、ATV)、汽车丛林越野赛、汽车爬坡赛、越野摩托车耐力赛等。
以上各项为国内目前常开展的汽摩赛事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类型,根据运动发展将相应增减。
车检裁判分为汽车和摩托车两大类。
裁判员赛事执裁的岗位等级要求详见附件。
第九条 裁判员技术等级认证考核内容主要有竞赛业务考核、职业道德考察等。晋升国家级裁判员须加试英语作为资格认证的参考。
裁判员证书应包含必要信息,各省级汽摩协会按照要求自行确定一级、二级、三级裁判员证书样式并制作发放,详见附件。
第十条 三级裁判员技术等级认证标准:凡年龄达到18周岁且身体健康的中国公民,具备高中以上学历,能够掌握和正确运用一个竞赛分项比赛规则和裁判知识,经其所在地区汽摩协会培训,考核合格者。
第十一条 二级裁判员技术等级认证标准:具有一定执裁工作经验,任本项目三级裁判员满2年,至少3次在地方性赛事中担任岗位裁判工作,能够掌握和正确运用本项目竞赛规则和裁判知识,经其所在地区汽摩协会培训,考核合格者。
第十二条 一级裁判员技术等级认证标准:执裁经验丰富,具备裁判组织工作能力,任本项目二级裁判员满3年,每年2次担任国家级赛事或6次地方性赛事的岗位主裁判工作,能够熟练掌握和准确运用本项目竞赛规则和裁判知识,经其所在地区汽摩协会培训,并考核合格者。一级车检裁判员需完成中汽摩联组织的至少一个专业的初级车检培训班并通过考核。
第十三条 国家级裁判员技术等级认证标准:具有较高的竞赛理论水平和执裁全国性赛事的经验,具有全面的裁判组织工作能力,连续注册一级裁判员满3年,每年至少2次在国家级赛事和/或国际级赛事中担任一级裁判岗位,经中汽摩联培训并考核合格者。国家级车检裁判员需完成中汽摩联组织的至少一个专业的车检中级培训班,或不同专业的两个车检初级培训班,并通过考核。
第四章 裁判员注册
第十四条 裁判员实行注册管理制度,各级协会不得跨地域注册裁判员。裁判员的注册应遵守技术等级认证的规定。各级协会每年应举办一次裁判员培训、考核、注册。
第十五条 每年的1月1日至3月1日为裁判员注册期,所有裁判员注册时均应提交上一年度个人工作总结。《裁判员注册表》样式参见附件。
第十六条 国家级裁判员在中汽摩联注册。一级裁判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汽摩协会进行注册并报中汽摩联备案。二级裁判员由地市级汽摩协会进行注册并报上一级汽摩协会备案。三级裁判员由县市级汽摩协会进行注册,并报上一级汽摩协会备案。
各级协会可根据当地有关政策规定,适当收取工本费,收费标准应在其协会的正式文件中公布。
第十七条 中汽摩联将建立全国裁判员信息库。各省级汽摩运动协会应建立所在地区裁判员信息库,向中汽摩联备案。信息库包含以下主要信息: (一)裁判员姓名、年龄、技术等级、注册申报单位; (二)裁判员获得相应技术等级资格认证的时间及执裁记录; (三)协会对裁判员的考评意见;
第十八条 参加汽摩比赛执裁的裁判员,必须持有当年有效的裁判证。2年未注册的二级及以上级别裁判员下调一级裁判等级。2年未注册的三级裁判员需重新培训、考核和注册。
第十九条 年龄达到60周岁的裁判员,各级协会可根据其身体状况,决定其是否继续注册及参加裁判工作。年龄达到70周岁的裁判员,不再注册及参加裁判工作。年龄达到60周岁且连续注册15年以上的一级裁判员由所属省级汽摩协会申请,国家级裁判员由相关项目委员会申请,经中汽摩联批准后,可授予“荣誉裁判员”称号,发放荣誉证书。荣誉裁判员不再进行注册及承担裁判工作。
第五章 裁判员选派和管理
第二十条 汽车摩托车赛事活动裁判员选派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公开的原则 (二)择优的原则 (三)中立的原则
(四)就近的原则
第二十一条 由中汽摩联主办或承办的赛事,中汽摩联将协调省级汽摩协会抽调裁判参与赛事工作。
在一地举办的国家级赛事或国际级赛事,由赛事所在区域省级汽摩协会负责按相应岗位级别选派裁判员,并可根据赛事需要,向中汽摩联申请协调异地调动二级(含)以上裁判员参与工作。跨省市的国家级赛事或国际级赛事,由中汽摩联和赛事组织者连同沿途各省级汽摩协会共同选派裁判员。省内举办的赛事由省级汽摩协会协调相关协会选派裁判员。
协会之间抽调裁判员参加赛事活动,均应以文件形式确认,以保证工作管理有序和裁判员权益保障。
第二十二条 各级汽摩协会选派裁判员时,应保证相应岗位的裁判与级别相符(详见附件)。
第二十三条 汽摩运动裁判工作具有一定特殊性,赛事组织者应为所有裁判员办理赛事期间的“人身意外保险”和“医疗保险”。各级协会在选派裁判员时,必须确认其身心状况适应赛事执裁需要,避免影响比赛正常进行,更好保护裁判员身心健康。建议各级汽摩协会对45岁以上的裁判员每年进行专项体检,或提交个人健康证明,作为选派任务的参考依据。
第二十四条 赛事举办地汽摩协会应在赛后将裁判岗位名单登记表(见附件)存档。承办国家级赛事和国际级赛事的汽摩协会,应由省级汽摩协会将包括一级裁判和国家级裁判的岗位名单于赛前两天报中汽摩联备案(裁判委员会邮箱:volunteer@camf-motorsport.org.cn)。
各级协会在比赛期间如发生有关因裁判员工作失误导致的问题,应于比赛结束后由省级协会汇总报至中汽摩联,作为执裁案例留存。
第六章 裁判员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五条 裁判员享有以下权利:
(一)参与各类汽摩赛事的执裁工作
(二)参加裁判员的学习和培训
(三)监督本级汽摩协会的裁判工作开展,对于不良现象进行举报
(四)对于受到的有关处罚有申诉的权利
(五)享受参加体育竞赛时的相关待遇
第二十六条 各级裁判员应当承担下列义务:
(一)自觉遵守有关纪律和规定;
(二)廉洁自律,公正公平执法;
(三)参加相应技术等级裁判员的注册和培训
(四)熟练掌握竞赛规则,提高业务水平;
(五)培训和指导下一级裁判员;
(六)服从管理,承担注册单位指派的裁判任务
(七)如有需要,配合有关部门组织的相关情况调查;
第七章 裁判员的考核与处罚
第二十七条 中汽摩联及各省级汽摩运动协会每2年对本级注册裁判员进行工作考核。考核应包含如下内容:
(一)裁判员是否符合本办法第十条至第十二条的要求。
(二)裁判员是否承担了本办法第二十六条的要求义务。
(三)裁判员是否有违反本办法其他条款规定的情况。
第二十八条 对违规违纪裁判将视情节轻重给予不同处罚,并将违纪情况记录备案。
(一)出现下列情形的,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由所执裁比赛的裁判长进行处罚,书面记录并上报注册协会:
1、不履行裁判员岗位职责
2、不遵守赛区纪律
3、执裁中出现明显错误
(二)出现下列情形的,暂停裁判工作12个月,由所执裁比赛的裁判长或赛事主管书面记录,报注册协会做出处罚决定并备案:
1、执裁不公,偏袒一方,有违公正的
2、有危及本人或他人安全的行为
3、工作态度恶劣造成不良影响,被赛事相关方投诉且事实清楚的
4、12个月内出现2次明显失误,造成一定不良后果的
(三)出现下列情形的,下调一级裁判员等级,三级裁判员需重新培训注册,由注册协会做出处罚决定并备案:
1、在同一比赛中受到两次警告和十二个月中累计受到三次警告
2、12个月内出现二次重大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出现下列情形的,永久取消裁判员资格,由所执裁比赛的裁判长或赛事主管书面记录,报注册协会做出处罚决定并备案:
1、行贿受贿执裁不公
2、触犯刑律受到刑事处罚
3、工作态度恶劣,两次被赛事相关方投诉且事实清楚的
4、在赛区酗酒滋事造成恶劣影响的
5、不服从管理造成恶劣影响的
6、泄露赛事重要数据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
7、其他重大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二十九条 中汽摩联及各省级汽摩运动协会负责对相应等级的违规违纪裁判员做出处罚,处罚记录由裁判员所属协会备案。一级裁判员受到处罚的,省级汽摩运动协会应在比赛结束后一周内上报中汽摩联。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归属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