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赛场到人生:一位业余跑者在中长跑比赛中领悟的坚持与突破

那场改变我的5公里比赛

去年深秋的清晨,我站在市级业余中长跑比赛的起跑线上,双腿不自觉地发抖。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正式比赛,报名时头脑发热选的还是5公里项目。记得当时朋友调侃:"你这平时跑3公里都喘的,别半路叫救护车啊!"

"中长跑最折磨人的不是体力,是跑到3公里时脑子里那个不断劝你放弃的声音"

发令枪响后,前两公里还算顺利。但到第三公里时,右小腿突然抽筋,像有把刀在剜肉。我踉跄着靠到路边,看着其他选手一个个超过去,突然想起训练时教练的话:"疼痛是身体在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

  • 调整呼吸节奏到3步1呼
  • 放慢速度但保持跑姿
  • 把终点分解成下一个路灯

最后800米是最煎熬的。有位白发跑者从后面追上来说:"小伙子,跟着我的步子!"我们就用这种奇怪的默契跑完了最后一段。冲线时计时器显示31分48秒——比训练最好成绩还慢2分钟,但当我接过完赛奖牌时,突然明白中长跑教会我的:

  1. 真正的对手从来都是自己
  2. 坚持不住时再撑10%就是转机
  3. 体育精神藏在每个愿意为你减速的陌生人身上

现在每周六清晨,我依然会去那个曾让我绝望的赛道训练。不同的是,每次经过3公里处的梧桐树时,都会对那个咬牙坚持的自己轻轻说声:"谢谢。"

本文作者系2023年城市业余跑者挑战赛5公里组完赛选手,目前正在备战10公里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