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中超预备队联赛继续进行,恒大预备队对阵鲁能预备队。比赛中,恒大预备队的王军辉与司徒华龙大打出手。据报道,两人在比赛上半场第35分钟,因为一次防守的处理产生矛盾,进而开始了肢体冲突,直接在场上开始互相殴打。双方球员及时围过来,主裁判也用红牌平息了冲突。
事实上,预备队联赛打架斗殴,在过去很多年基本是比赛标配。
2016年7月22日上午,在石家庄永昌和上海申花预备队比赛中,申花预备队教练范志毅因上海话训斥球员,与永昌球迷发生了冲突。场面一片混乱。
事情的起因是申花预备队教练范志毅在比赛中用上海话训斥球员,然后有石家庄球迷朝范志毅高喊:“讲普通话!”脾气火爆的范大将军听闻回应:“普通话你听得懂吗?”这一隔空挑衅随即点燃场上导火索,两队球员纷纷围上前互相推搡。
2016年7月31日,在青岛中能预备队和武汉卓尔的比赛中,武汉卓尔的两名中后卫发生“内讧”,然后动手打架,被当值主裁判吴立迎红牌罚出场外。随后,在主裁判鸣哨要求武汉卓尔一方开球后,武汉卓尔的守门员坐在门前,另外有几名队员坐在中圈附近,迟迟不开球。
按照双方的约定,比赛时间为上午10点,不知道什么原因,武汉卓尔记成了上午9点30分,所以他们在8点50分左右就到了比赛场地。当裁判员和青岛中能按照时间到了赛场之后,武汉卓尔和裁判员因为比赛时间的问题产生了矛盾。武汉卓尔还曾经提出希望缩短比赛时间,被当值主裁判吴立迎拒绝。
2016年10月27日,延边富德与石家庄永昌 的预备队联赛中,两队球员发生了打斗事件,而且因为出现了追打对手、怒踹球员的现象,主裁判在比赛中总共出示了3张红牌才最终平息事件。除了球员在场上打斗外,由于是预备队比赛,不少场边的球迷和工作人员也参与了其中。
除过打架,预备队的奇葩事可谓层出不穷。
2017年8月20日上午进行的中甲预备队比赛中,梅州客家主场迎战杭州绿城。比赛只进行了55分钟就草草结束,事后,网友@浙江绿城足球新闻 在微博吐槽,称是因当值主裁陈浩急着去赶飞机。
在预备队联赛里,比赛时间被缩成70分钟、60分钟是常有的事。恒大的一场预备队比赛更是缩成了45分钟,原因是对手要赶飞机回去。
在武汉卓尔与深圳红钻的一次预备队比赛中,原定10点的对决被提前到9点,而且只打了75分钟就结束了。由此可见,拿不到薪水的裁判也没把这工作太当回事。
2017年8月21日,在亚泰主场与权健的中超预备队赛事中,权健队提交的比赛名单中仅有12名球员,除去首发的11人之外,替补席上仅有1人。根据亚泰官方提供的比赛名单,沈祥福率领的权健预备队替补席上只有替补门将时萌一名球员。
很多一线队主帅并不太重视预备队比赛,不到场者大有人在,但这里面一定不包括深圳红钻前任教练特鲁西埃。有一回,深足球员在大巴开动之后才发现特鲁西埃不在车上,而特鲁西埃急急忙忙也打不到的士,只能坐着摩托车赶赴球场。
在预备队比赛中,后卫踢中场、门将踢前锋的故事时有发生,最为励志的当然要数从翻译踢上预备队、再从预备队踢上一线队的广东日之泉球员蔡镜源。去年客战石家庄骏豪,蔡镜源更是在中甲赛场破门得分,从此一球成名。
董方卓在河北中基与青岛海牛的预备队比赛中,董方卓足足迟到了20分钟才现身球场,使得球员不足的中基一度要以少打多。不仅如此,董方卓还与对方球员和球迷发生了不快,导致场面一度失控。
曾在天津泰达预备队执教的高飞说,“有次客场打深圳,3个场上裁判竟然连怎么判越位都不知道,还要我去给他们讲解,告诉他们这个球越位了,应该怎么吹。结果裁判向我敬礼来了,表示感谢……”
2015年5月17日,申鑫与富力的预备队比赛因天气原因择期进行,而5月18日的上港与恒大预备队联赛中更是出现了7打11的奇景,最终上港一人因伤退场,比赛被裁判宣布0:3提前结束。
奇葩的预备队联赛
预备队联赛不对外开放,比赛消息也得不到及时转播,参与的球队、裁判因为经费、时间等原因更是疲于应付。于是,预备队联赛频繁上演奇葩景象就成了一种司空见惯的事。
中国的预备队联赛始于2002年,开头使用的是分阶段、分赛区的赛会制比赛,以18岁左右的年轻队员为主———27支甲级球队当中,共有24个俱乐部参与其中。云南红塔拿到了首届冠军。
2005年,预备队联赛与U19青年联赛合二为一,一度不见了踪影,但经过一番努力,预备队比赛很快得以恢复,开始出现了以总积分决定冠军的模式。到2009年,预备队比赛再次暂停,有人提出需要继续改革,比如引入主客场赛制,让预备队队员感受到更多竞争。
2010年的预备队联赛又有了新变化,虽然比赛依然采用赛会制,但取消了年龄限制,由中超和中甲俱乐部自由报名。
2011年,预备队比赛更是改在了中超一线队对决后的第二天进行,正式实施主客场制度。联赛的赛程将依附于中超赛程,在每轮中超比赛日的当日或者次日进行,同样有30轮比赛。根据规定,对阵双方每场比赛可以报名20人,换人名额为5个。在此之后,中国足协又把新型预备队联赛引入中甲,不时还会做出一些细微修改。
2018年预备队联赛,规定每场比赛必须派出5名以上U23球员登场。
中甲的预备队联赛比中超更不规范。很多中甲球队连青年梯队都没有,只能让—些没在—队出场的队员上阵。更重要的—点,中甲球队大多是小本经营,—些俱乐部连征战中甲都是磕磕绊绊,如今还得顾上预备队的开销,相当于增多了额外的运作成本。
—队比赛通常是18人,带队外出会增加2个,教练组在7人左右,加上负责总务的工作人员,30人团队可以搞定,这样去征战客场要花9万元的样子。如果再带上预备队,客战开销要增加1/3。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球队都在想方设法地减少预备队出行成本,比如安排晚—天赴客场,住差—点的酒店。除了开支,预备队的比赛地点和时间也很尴尬,部分预备队比赛场地与—线队场地相距甚远,加上比赛通常放在上午10点左右,不少队员得提前2个多小时起床,有时甚至得6点多摸黑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