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疯狂的是2023年杭州亚运会。
6天时间,她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一样连夺6金,颁奖仪式上差点累到虚脱。
工作人员后来透露,她每天靠冰敷缓解肌肉酸痛,吃饭时筷子都拿不稳。
网友给她起了个外号——“六边形战士”,意思是体能、技术、心理素质全满格。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奖牌收割机”其实是个“先天不足”的选手。
她天生脊柱侧弯,游泳时身体会不自主右倾。
为了矫正姿势,教练让她每天绑着弹力带训练,肩膀经常被勒出血痕。
巴黎奥运会上,她带着复发的肩伤拿下1银5铜,领奖时右臂一直垂在身侧不敢动。
副院长任命背后的国家布局
张雨霏的新办公室在南京体院游泳馆三楼,窗外就是她从小训练的泳池。
2025年3月25日,当她以副院长身份回到母校时,训练馆电子屏滚动播放着她的比赛集锦。
这个位置可不只是“荣誉称号”——她要参与制定全省游泳青训计划,还要负责对接国家队科研项目。
其实国家体育总局早就盯上了这块“宝”。
在游泳人才青黄不接的当下,既能打比赛又能带队伍的复合型人才堪称稀缺资源。
南京体院党委书记在任命仪式上说:“我们要让冠军的经验变成培养新冠军的养料。 ”
张雨霏的日程表现在被分割成两半:上午泡在实验室分析技术数据,下午带着00后小将们下水训练。
有次她示范出发动作时,年轻队员惊呼:“副院长入水的浪花比我们都小! ”
30岁奥运梦的生死时速
“您知道吗? 中国还没有30岁的女子游泳选手进过奥运名单。 ”记者在采访中抛出尖锐问题。
张雨霏撩起刘海,露出眼角新增的细纹:“所以我想试试看,老将能不能游出新速度。 ”
这个决定让教练组捏了把汗。
女性游泳运动员25岁后肌肉流失速度加快,张雨霏的主项蝶泳又是最耗体能的泳姿。
但2025年冬训的数据让人吃惊——她的50米冲刺速度比巴黎奥运会时还快了0.15秒。
秘密藏在南京体院的游泳馆里。
这里新安装了动态水流调节系统,能模拟不同对手的泳速。
张雨霏每天要游满1万米,智能手环记录的心跳曲线像过山车般起伏。
有次训练结束,她趴在池边半天没起来,却笑着对镜头说:“你看,30岁的身体还能折腾。 ”
拒嫁豪门的底气从何而来
杭州亚运会颁奖礼上,霍启山捧着鲜花在通道等候的照片曾引爆热搜。
当全网都在猜“蝶后”会不会像郭晶晶那样嫁入豪门时,张雨霏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别。
她没有否认绯闻,而是晒出满墙奖牌配文:“我的嫁妆够不够分量? ”
这句话背后是实打实的资本——作为现役运动员,她代言的体育品牌年赞助费超千万,商业版图涉及运动装备、健康食品等多个领域。
在加拿大特训期间,狗仔队拍到霍启山出现在观众席。
但张雨霏的应对方式很“硬核”:当天直接把训练量加码20%,吓得教练赶紧叫停。
如今提起这件事,她云淡风轻:“泳池里没有王妃,只有战士。 ”
从绑着弹力带哭鼻子的小女孩,到身兼副院长、奥运选手双重身份的体坛传奇,张雨霏用了20年时间回答一个问题:
当青春饭吃到30岁,中国运动员能不能自己决定谢幕的方式?
至少现在,她正在用每一个浪花四溅的清晨,写下最铿锵的答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