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仅28顺位!现在回首,他已是2001届成就最高球员

北京时间2001年4月25日,那年的NBA选秀大会上,当大卫·斯特恩在第28顺位喊出“托尼·帕克”的名字时,谁也没想到这个来自法国的小个子后卫,后来居然成了改变联盟的人。现在回头看看,当初那些觉得他“弹跳不够好”、“身体素质一般”的球探们,肯定肠子都悔青了吧!帕克最后靠四个总冠军戒指、一个总决赛MVP奖杯,还有六次入选全明星的成就,硬是从一个不起眼的二轮秀变成了历史级别的控卫。要是让时光倒流,再来一次选秀大会,帕克的名字绝对会被提到状元的位置上——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拿了这么多荣誉,更是因为他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控卫的认知,重新设定了控卫的新标准。

国际球员的破冰者

2001年帕克进入NBA的时候,那时候的国际球员还被认为是“高风险投资”。当时手握状元签的奇才队最后选了高中生夸梅·布朗,而帕克直到选秀大会快结束了才被波波维奇看中。马刺队的助理教练布登霍尔泽后来回忆说:“我们觉得他突破的时候变速特别厉害,那种欧洲球员特有的节奏感太棒了。”这种特点在帕克的第一个赛季就展现出来了,他场均能拿9.2分,送出4.3次助攻,成了邓肯身边最灵活的进攻组织者。2003年总决赛,21岁的帕克面对基德场均能砍下14分,他的突破速度让篮网的教练组都感叹说“得在禁区画减速带才行”。这为后来国际控卫的崛起打下了基础,现在像东契奇、约基奇这样的欧洲天才球员能够站稳脚跟,某种程度上就是帕克打破了大家对国际球员的偏见。

马刺体系的神经中枢

(以上内容以更口语化的语言进行了改写)

帕克跟邓肯、吉诺比利一起组成了那个著名的“GDP组合”,他们在NBA历史上的确是建立了一个特别长久的王朝。帕克跟传统的控球后卫不太一样,他不是那种只顾着传球的球员,而是把法国足球里那种灵活跑位的感觉带到了篮球场上,跟NBA里的挡拆战术结合得特别好。

2005年的总决赛,他们对上活塞队的时候,帕克在面对比卢普斯的时候,场均能拿24.5分,命中率还高达54.7%,这成绩相当厉害了。后来波波维奇教练就夸帕克说:“托尼的那个转身上篮啊,就像是导弹一样精准,他能让那些看起来很复杂的战术变得特别简单。”

到了2007年总决赛,他们直接横扫了骑士队,帕克又是在场均得分24.5分的基础上,保持着56.8%的超高命中率,最后还成了第一个拿到总决赛MVP的外国球员。这些表现都说明了帕克有多牛,他在进攻端能突破对手的铁桶阵,在防守端还能用中距离投篮去教训那些蹲在禁区里的大个子球员。

展开全文

帕克的职业生涯简直就是控卫技术升级的活教材。早年的他靠速度过人,那叫一个猛。到了2005年以后,他又练出了稳定的中投,到了2009年,抛投简直成了他的杀手锏。ESPN的专家凯文·佩尔顿就说过:“他的投篮区域从篮下慢慢扩展到肘区附近,这种不断进步的能力,在同时代的控卫里可不多见。”到了2013年的季后赛,已经31岁的帕克面对热火的“三巨头”,场均能轰下20.6分,还用节奏的变化戏耍了比自己小7岁的查尔莫斯。这种随着时代变化而调整的能力,让他在职业生涯后期依然保持着很高的突破得分率,2016年的数据显示,他的突破得分率达到了18.7%,远远超过同龄控卫的平均水平。

说到重新排位选秀,帕克绝对可以算得上是历史级别的存在。要是再给他一次机会选,他肯定还是会被高顺位挑走,毕竟他的实力和成就摆在那里。

要是现在回头看看2001年的那届新秀,帕克的主要对手就是加索尔(探花秀)和阿里纳斯(第二轮选中的)。加索尔虽然拿了两次总冠军,还进过六次全明星,但就是没有那种特别硬气的FMVP荣誉。阿里纳斯的巅峰确实很亮眼,可时间太短了。跟他们比起来,帕克就强多了。他在马刺的时候,球队的常规赛胜率高达72.3%,个人也拿了四次最佳阵容,职业生涯还打了18个赛季呢。有个选秀专家查德·福特在2017年重新排了一下,他说:“帕克证明了自己才是更好的建队核心,他能让身边的队友都变得更好。”有意思的是,那些当年没选帕克的球队,后来都在控卫位置上闹出了问题——比如奇才从2001年到2005年换了七次首发控卫,公牛更是到2008年才靠选秀解决了控卫的难题。

帕克在2019年退役的时候,那件挂在圣安东尼奥主场的9号球衣可不简单,它见证了马刺队史上的一段传奇。从当初被质疑“能不能适应NBA强度”,到后来成为2001届第一个入选名人堂的球员,帕克的故事早就超出了篮球本身。这简直就是个关于眼光、坚持和成长的寓言。

现在篮球越来越讲究空间和速度了,但回想帕克刚被选中的时候,那顺位简直像是对当时那些评估体系的一个大玩笑。因为真正的天才啊,从来不是靠那些数字就能说得清的,时间会证明一切,也会给这些天才应有的认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