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游泳队集体中毒!申请医疗豁免,嗑药的人太多了!

美国反兴奋剂机构前医疗主管早警告过:“赛前尝试陌生食物等于自毁金牌! ”可胡斯克们晒出的街头烤串、冰镇椰汁照片,分明把忠告踩在脚下。

网友的犀利评论撕开了体坛潜规则:“以前领奖完别人冲药检室,美国队冲豁免申请室;以前是一两个人‘有病’,现在全队‘有病’,下次是不是得医院组队参赛? ”

紫薯脸、54秒60与科学无法解释的“进步”

当胡斯克和沃尔什在普吉岛晒出面部异常充血的自拍时,老体育迷瞬间联想到巴黎奥运会的“紫薯脸风波”。

当时胡斯克赛前满脸紫红的照片疯传全网,医学专家直指“疑似EPO(促红细胞生成素)副作用”;而沃尔什今年以54秒60打破女子100米蝶泳世界纪录的“火箭式提速”,连专业教练都摇头:“三年内成绩提升3秒? 人体生理学课本得重写了! ”

耐人寻味的是,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数据库显示: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美国代表团豪取162项治疗用药豁免(TUE),数量是中国的3.5倍,其中哮喘、多动症成为“免检金牌病”。

俄黑客曾曝光90%美国奥运选手持有TUE,而中国选手张雨霏在巴黎奥运会期间一天内被抽检7次血样,当豁免权沦为“兴奋剂通行证”,泳池里的水早就浑浊不堪。

72小时康复奇迹与药检规避指南

从7月22日半数队员倒下、10人重症滞留,到7月25日全队“满血复活”现身新加坡,美国队创造了医学史上的奇迹,没有病原体检测报告,没有溯源结论,只有教练轻飘飘的“不影响比赛”。

体育评论员一针见血:“若真食物中毒,运动员必服抗生素或止泻药,这些药物可能触发兴奋剂检测阳性。 集体豁免? 简直是规避药检的黄金盾牌! ”

对比伦敦田径世锦赛的诺如病毒事件,博茨瓦纳名将马克瓦拉即使症状减轻仍被强制隔离48小时,最终体能透支丢牌;日本大阪世锦赛57名工作人员食物中毒后,供餐餐厅被立刻吊销执照。

而美国队的“中毒”却换来特权申请,网友毒舌吐槽:“菲尔普斯时代靠哮喘豁免,东京周期靠多动症,现在升级为集体食物中毒,下回该申请‘外星病毒入侵豁免’了吧? ”

短跑式金牌与耐力赛裸泳

“为什么美国队总在50米自由泳、100米蝶泳爆发? 因为药物只能撑30秒! ”这条高赞评论揭开了真相:兴奋剂对爆发力项目的增益远超耐力项目。

当加拿大选手在1500米自由泳碾压夺冠时,美国媒体集体沉默;但沃尔什的54秒60蝶泳纪录背后,是WADA至今未公开的3次赛前“医疗豁免免检”记录。

中国网友的段子越传越疯:“美游泳队选拔标准:先拿医院住院证明,再考嗑药时间管理! ”“上次药物副作用是脸发紫,这次换成拉肚子,美国队药厂该升级生产线了! ”

而世锦赛泳道旁的医疗豁免申请室,此刻正代替领奖台,成为这场“体坛谍战剧”的真正舞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