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臂乒乓女将刘旭:从亚残运会夺银到分享乒乓球快乐 生命的闪耀,不坚持到底怎能看到?

刘旭(左)在教小球员打乒乓球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郭尧 摄

潇潇秋雨,带来瑟瑟凉意,夏日的蝉鸣早已成为过去,微微泛黄的叶子落了一地……就是在这样的天景里,新黄河记者探访了刘旭乒乓球俱乐部。

这间球馆着实不怎么好找。在经二路上来来回回走过几遍,记者才循着导航,找到了这间藏身于一栋老建筑二楼的球馆。

推开门,仿佛走进另一个世界——小学员们一丝不苟地做着动作,球拍击球,球落在球台上,乒乒乓乓声响作一片,教练大声地指点着什么,场边观战的家长,不时起身,为自家孩子打出的好球喝彩……在这个颇为萧索的秋日里,球馆里的气氛却如盛夏般火热。

“打乒乓球,真的会令人感到特别快乐。对这些孩子们来说,这项运动也会塑造他们坚韧、顽强的性格。”刘旭这样告诉新黄河记者。这位昔日中国残疾人乒乓球国家队的国手,如今是这间球馆的主人。

2015年,刘旭来到济南,创立了刘旭乒乓球俱乐部。过去六年间,她一直在用心经营着自己的这份事业,期待着依靠自己的努力与付出,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乒乓球的动人魅力。望着那些在一张张球台前挥汗如雨的少年,刘旭仿佛看见当年的自己。

遥远的路

五岁那年,刘旭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失去了自己的右臂。那场意外发生后,刘旭父母的情绪异常复杂——既自责,又心疼,还为女儿的未来感到深深的忧虑。刘旭的母亲想着,女儿总该学个一技之长,这样未来才算是有了保障——这想法非常朴素,也很现实。于是,刘旭在八岁那年,被送去连云港市中心的一家乒乓球俱乐部,开始学习乒乓球。

刘旭非常珍惜每一次的训练机会,练得相当刻苦。她说,当年的自己,有时候也想过放弃:“每天一放学,我就要去学球,而其他的小朋友却可以一起玩。那种无忧无虑的感觉,我其实很羡慕的……”但最终,刘旭还是咬牙坚持了下去,为了不辜负母亲的期待,为了自己心底对乒乓球的热爱。

勤奋的训练,再加上出众的天赋,使得刘旭很快地展露出在乒乓球运动上的过人潜力。2001年,刘旭入选江苏省残疾人乒乓球队——十岁的她,离开家,住进了省队的集体宿舍。

回忆起当年的那段经历,刘旭说,自己要感谢乒乓球这项运动,磨练了自己的意志,也使得内心变得更加强大:“那个时候,我不会洗袜子,就把它套在水龙头上用力搓。刷鞋也是,把鞋穿在自己脚上,用刷子刷。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到。也是因为那段经历,锻炼了我打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奇妙的缘

2002年5月,十一岁的刘旭参加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大赛:江苏省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赛场上的刘旭,敢打敢拼,最终在女子乒乓球单打项目TT10级比赛中夺得冠军。往后的岁月中,刘旭赢得了无数的荣耀——2005年,在全国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比赛中成功夺冠;2006年,在全国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单打第三名……刘旭很快进入了中国残疾人乒乓球国家队,得到了更为专业、系统的训练机会。

2010年5月,在全国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中,刘旭夺得女子单打冠军。那年秋天,刘旭代表中国队出战了在广州举行的亚残运会,并夺得女子单打银牌。

因为要打比赛的缘故,刘旭跟随中国残疾人乒乓球国家队去过很多城市,但由于比赛、训练的日程往往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所以很少有机会能够静下心来,好好欣赏一下那些城市的风光,感受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济南,是个例外。“很多次,我跟随球队来到济南进行集训。训练之余,我也很喜欢出门逛逛,骑个自行车,在济南城里转悠,去爬千佛山,去大明湖畔跑步。”这个南方的姑娘,很快地爱上了这座北方的城市:“真的很喜欢这座城市的风光,有山,有水,有清澈、灵动的泉。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济南的人非常好,很质朴,很善良——只要你真心诚意地对他们,他们也会真正把你将家人一样关爱。”

缘分,往往就是这般妙不可言。2015年,刘旭从国家队退役后,来到济南,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刘旭乒乓球俱乐部”。后来,她在这里遇见了自己的爱情,组建了家庭,也有了自己的宝宝。

感恩的心

万事开头难。这话一点不假。刘旭乒乓球俱乐部刚开始运营时,刘旭面对的工作千头万绪。“前台约课、记账是我,带课、教球是我,打扫球馆卫生的,还是我……那段时间我吃、住都是在球馆里,还常常感到分身乏术,忙不过来。”刘旭说,做球员那会,自己的生活很单纯,就是每天三点一线的训练:“在训练馆、宿舍、食堂之间来回走,只要埋头训练就好了,其他的事情都不需要去操心。而运营一家俱乐部,与打球完全是两码事,我很是花了一些时间,才逐渐理顺头绪。”

在乒乓球俱乐部创办之初,刘旭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也再一次感受到了济南人的热诚。“我原来爬千佛山时,认识了很多‘山友’,大多是些年龄比较大的叔叔、阿姨。我球馆刚开起来,他们都特别支持我,觉得我做这件事不容易,就把自家的孙子、孙女,送到我这里来学球——可以说,俱乐部最早的一批学员,都是这些朋友们带来的,我几乎没为招生犯过愁。那些孩子们来了之后,球馆逐渐积累下了良好的口碑,很快就发展了起来……”刘旭这样告诉新黄河记者。

正因如此,刘旭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很想做些什么——回馈人们对自己的爱,回馈济南这座城市送给自己的温暖的拥抱。2016年,刘旭开始带领俱乐部的教练们走进校园,为孩子们上乒乓球公益课。

从8岁学球开始,刘旭往后的人生中,始终有乒乓球相伴。她说,自己是幸运的:“我很感激我的妈妈,她当年的决定,被证明相当具有远见。我也很感谢乒乓球,它不仅磨练了我的意志,带给我许多的荣耀,还让我收获了丰富的人生经历,结识了很多交心的朋友。”

如今,尽管俱乐部已经拥有了非常专业的教练团队,但刘旭依然坚持亲自教孩子们打球,她希望将乒乓球带给自己的快乐,分享给更多的人。

“我希望每一个来学球的孩子,都不是抱着那种特别功利的态度,比如可以拿名次、可以加分什么的。在我看来,乒乓球,可以真正给人生加分。”说出这一席话时,刘旭的脸上带着微笑,眼里闪着光亮。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姚正)

原标题:独臂乒乓女将刘旭:从亚残运会夺银到分享乒乓球快乐 生命的闪耀,不坚持到底怎能看到?

值班主任:李欢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